聚焦主業 創新發展 中國平煤神馬加快向一流“材”“能”企業轉型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六個堅持”,緊緊抓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大機遇,聚焦主業,調整結構,優化布局,創新發展,持之以恒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經濟指標不斷刷新紀錄,走出了一條從傳統能源化工企業向一流“材”“能”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一、項目為王,構建煤基特色產業鏈。錨定一流“材”“能”企業發展方向,以綠色低碳為特色,近兩年密集上馬100余項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重大優質項目,構建以煤鹽為源頭的尼龍和硅碳材料等特色產業鏈。一是煤焦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推進安全技術經濟一體化,按照精排1年、細排3年、規劃5年的工作思路,全面開展礦區、礦井、生產布局優化,全年新增原煤產能150萬噸,成功開發難選煤洗選煉焦新技術,精煤產量突破1300萬噸。二是尼龍化工產業持續放大規模效應。按照“大尼龍、全產業鏈、創新驅動、國際化”發展思路,尼龍化工產業2022年續建項目3個,總投資43億元;新開工項目9個,總投資97億元;擬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36億元;前期項目4個,總投資28億元,共計項目22個,總投資約200億元,收入約290億元。三是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積極布局“光伏+儲能”產業領域。投資4.3億元,啟動3吉瓦光伏電站建設,裝機規模達到370兆瓦;建成投產1.5吉瓦時鋰電池項目,太陽能電池片產能達到7.5吉瓦。開發高純硅烷、半導體芯片硅料等高新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片、薄膜電池等產品,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作出重要貢獻。四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2021年集團投入4.6億元用于環保治理,完成各類治理項目83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同比下降2%,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8%。焦化、鹽化板塊完成VOCs深度治理改造,工業廢氣治理達到歷史最好水平。3家單位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單位建成省級綠色工廠。集團躋身2022中國企業碳中和貢獻力五十強,成為全省唯一上榜企業。
平寶公司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平煤神馬集團1GW光伏發電基地
平煤新型碳材料研發基地
二、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增活力動力。提出新時代“六個一批”科技創新體系,從搭平臺、建機制、育人才等方面發力,實行產銷研一體化協同,科技賦能為發展增添動力活力。一是機制搞“活”。統籌實施科技創新五項“特別規定”,即重大創新轉化項目邊建邊批、先建后批;科研資金按需投入、不限預算;科研人員配備不限編制、薪酬不設“頂板”;科研設備及材料自主采購、事后審計;課題上的事課題長說了算,課題外的事集團幫著辦,推動形成了“工資靠課題、獎金靠成果”的鮮明導向和制度體系。二是平臺建“強”。加快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合作,建設煉焦煤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承建全省首家尼龍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形成了一批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的優勢載體。目前,集團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8家,省部級及以上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平臺50家;科研投入達到主營業務收入的2%,所屬高新技術企業達3%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100%,科研成果內部轉化率達到95%。三是技術創“新”。集中攻關行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環節全面催生出芯片硅料、尼龍66關鍵原料替代品氨基己腈、煤層氣開發、“纖維之王”對位芳綸、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全釩液流電池等五大創新成果,有效提升了企業科技核心競爭力和產品市場話語權。四是投入加“大”。集團研發投入從2019年16.52億元,到2020年16.65億元,再到2021年31.51億元,三年增長率90.74%,預計2022年集團研發投入強度將達到3%。集團子公司神馬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7.32億元,同比增長54.2%。河南省重大專項“尼龍新材料核心原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及工業化”項目正按計劃有序建設。
平煤神馬集團15萬噸環己酮項目
三、深化改革,“強實優”戰略凸顯成效。突出“強實優”戰略,以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內部管理,激發內生動力活力,集團利潤總額、凈利潤連續位居全省國有企業首位。一是集團做強。樹牢“一盤棋”思想,大力實施主業競位爭先、輔業自主發展、困難企業扭虧脫困、資產結構優化“四項工程”,著力打造集中統一招采、ERP和共享中心建設“兩大平臺”,剛性實施扭虧脫困、外部清欠、降低資產負債率等12項專項考核,提高總部決策管控、資源配置和支持服務水平,增強母公司盈利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母弱子強”帶來的運營風險。二是板塊做實。強化產業鏈一體化管理,把各專業化公司、事業部打造成為利潤中心、運營中心。尼龍板塊產銷研一體化,發揮了積極作用;新能源新材料板塊深化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煤-焦炭-煤焦油-瀝青-延遲瀝青焦-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負極材料”產業鏈條全面貫通。9月28日硅烷科技成功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該所“氫硅材料第一股”,集團A股上市公司擴展為4家。三是基層做優。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鼓勵基層單位立足主責主業創造性開展工作,奮力推動發展提質提速,培育一批創效能力強、競爭力強的明星企業。2022年對9家明星企業、27名卓越管理者、18名優秀管理者進行了表彰獎勵,111家單位開展成本對標管理活動,預計僅下半年降低成本超7億元;16家企業實現扭虧為盈,4家長期虧損的困難企業市場化出清,全年減虧額達30億元。
全省首家千萬噸級選煤廠---田莊選煤廠
四、集約發展,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把工作放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勇挑現代產業鏈“鏈長”重擔,圍繞產城融合、園區建設,帶動區域上下游企業集群式發展,各產業鏈耦合共生、聚變增值。一是與平頂山市政府共建尼龍新材料園區。建成面積50多平方公里,累計投資250多億元,大力開發建設尼龍纖維、工程塑料、聚氨酯等尼龍新材料,尼龍產品總產能達到203萬噸,年產值約2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3萬個,成為全省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集聚區,被國家列為6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二是與許昌市政府合作建設的硅碳新材料產業園。建成面積20多平方公里,以煤焦化為源頭,培育發展硅材料、碳材料等產業的主陣地,累計投資100多億元,年產值近100億元。其產品氫、苯作為原料,直接輸送到“中國尼龍城”,兩個園區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三是與開封市政府合作建設的精細化工產業園區。完成集團開封東大搬遷入駐工作,正在聯合推進園區整體建設。下一步,集團與平頂山市、許昌市規劃,沿許南公路為軸線,將地域相接、產業鏈相通的尼龍新材料和硅碳先進材料園區連接起來,打造約500平方公里的豫西南工業長廊 ,形成連接鄭州、許昌、平頂山、南陽四個地市,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帶,有力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中國尼龍城
責任編輯:蔣林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