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針對新疆棉動作連連,全國政協委員建言中國紡織如何“突圍”
但在2022年復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中國紡織業出口版圖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中國面向美國、歐盟、日本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分別減少5.4%、1.1%和0.2%,而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和RCEP貿易伙伴國出口額增速則分別達到11.3%和9.7%。少數西方國家對中國紡織業的抵制以及東南亞國家紡織勢力的不斷崛起,使得中國紡織業在2023年面臨著更趨復雜的外部環境。
來自“紡織之鄉”南通的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今年帶來了一份《關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保障紡織服裝行業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提案》。他在這份提案中指出,面對錯綜復雜的全球形勢,中國紡織行業的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仍存在較大風險與挑戰。
3月6日,施衛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在美歐等西方國家主導下,國際采購商訂單“去中國化”趨勢逐步顯現,美國所謂“涉疆法案”進入執法階段嚴重阻礙新疆棉及制品進入國際市場;西方打壓的同時,國際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越南、孟加拉等國紡織服裝產業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紡織產業國際供應鏈領先優勢在后疫情時代有明顯削弱風險。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施衛東還指出,國家政策性資金(基金)對紡織境外合作項目支持較少。企業出海多以單打獨斗為主,國家對紡織服裝企業海外投資引導、風險防范培訓、上下游抱團出海意識等各方面投入力度不強?!澳壳爸袊徔椥袠I優勢主要集中在制造環節,缺乏對國際產業鏈兩端的原料資源、設計研發、品牌渠道等優質資源的掌控。行業可持續發展受制于發達國家終端品牌情況突出?!?/p>
為繼續保持中國紡織業的優勢地位,施衛東認為,2023年要進一步穩固紡織服裝業民生“壓艙石”作用,推動行業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保障行業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
首先是將紡織服裝產業納入國家對外合作頂層設計重點關注領域。施衛東告訴記者,建議將紡織服裝產業列為“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瀾湄合作等重點建議和推薦產業。尤其在與亞洲的湄公河五國、印尼、馬來西亞以及非洲的埃及、埃塞俄比亞、肯尼亞、“棉花四國”等與中國具備較大合作潛力的國別和地區,從政府層面加強在紡織服裝領域的溝通合作。
他表示,其次,鼓勵中國企業通過合資經營、綠地投資等形式在重點區域開展互利共贏的產業間合作,對紡織服裝企業重點投資項目給予資金支持;三是鼓勵支持國內龍頭企業通過股權并購、資產收購等方式,主動掌控和整合全球纖維時尚產業的原料、品牌、研發和市場渠道資源。
另外,施衛東還建議,將紡織服裝項目納入國家對外援助項目體系。例如,可以增加對亞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紡織人才援外培訓項目;最后,施衛東認為,要支持以我為主的國際貿易平臺搭建,鼓勵企業主動樹立中國品牌形象。他認為,“對民族品牌開拓新興國家市場、樹立中國服裝品牌形象要給予政策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