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決定降準0.25個百分點 釋放長期流動性 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人民銀行3月17日消息,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多位專家認為,此次降準可釋放長期流動性,有效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同時,有利于更好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釋放穩貨幣信號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雖然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向好走勢,但經濟回穩的基礎還不穩固,人民銀行適時降準,可向金融體系釋放長期流動性,助力經濟回穩向上。
正如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所言,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
“降準能起到緩解資金面收緊的作用,且效果會強于其他政策工具?!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本次降準釋放穩貨幣信號,3月下旬資金面緊張狀態有望明顯緩解。同時,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為推動經濟回升提供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
王青分析,受年初貸款高增、經濟回暖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近段時間市場利率上行較快。其中,2月DR007(銀行間市場7天期債券回購利率)月均值已略高于相應政策利率水平,3月以來,仍呈居高難下之勢;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均值已接近相應政策利率水平。
對于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情況,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預計,此次降準約釋放長期資金5000億元。王青認為,本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預計將向銀行體系釋放長期資金5000億元至5300億元。
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
在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承壓背景下,專家表示,降準可有效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
“降準對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更為有效?!睖乇蛘f,近幾個月來,MLF(中期借貸便利)雖然延續加量投放,但價格偏高,不利于降低融資成本。在當前銀行業負債成本承壓、凈息差持續收窄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人民銀行適時降準,有助于更好激發實體融資需求,穩經濟、降成本,同時能有效緩解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增強經營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王青表示,此次降準將每年為銀行節約資金成本56億元至60億元??紤]到去年9月以來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銀行壓縮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加點的動力有望增強。
此外,降準也有助于緩解金融機構面臨的考核壓力。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在銀行信貸投放大幅增長的同時,會在負債端同步創造出等額存款,在流動性特別是中長期流動性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銀行會面臨更大的存款準備金考核壓力和財務負擔。因此,降準釋放的長期流動性也有助于緩解金融機構面臨的考核壓力。
年內降準仍有空間
綜合考慮流動性、“寬信用”進程、銀行負債成本等因素,年內繼續降準仍有可能、有空間?!按舜谓禍屎?,今年依然存在繼續降準0.25個百分點至0.75個百分點的空間與可能性?!敝倭柯撔写笾腥A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稱,從時間點上看,年中流動性較為緊張的時點和四季度MLF到期的高峰時點,降準概率相對較高。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當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仍處在相對較高水平,未來降準仍有一定空間。同時,人民銀行將更多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滴灌,使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
人民銀行日前明確,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許紅梅